首页 资讯 正文

淅川县:小果桑种出好“钱”景

体育正文 291 0

淅川县:小果桑种出好“钱”景

淅川县:小果桑种出好“钱”景

新县田铺大塆山清水秀,景色宜人,成为(chéngwéi)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。 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 聂冬晗 摄 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车间(chējiān),工人正在生产艾产品(chǎnpǐn)。 本报资料图片 高嵩 摄 “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,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(dàidòng)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(cùjìn)城乡共同富裕。” 从邓州麦田里籽粒饱满的麦穗,到光山司马光油茶园中(yuánzhōng)长满青绿果实的油茶树(yóucháshù);从游人如织的新县田铺大塆乡村(xiāngcūn)旅游,到琳琅满目的南阳“药益宝”艾制品……中原大地,一个个乡村产业蓬勃发展,一处处和美村镇气象万千,一幅乡村全面(quánmiàn)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  一粒种子的“芯”动力(dònglì) □本报记者 孟向东 王娟(wángjuān) 麦浪翻涌,沃野(wòyě)流金,邓州小麦进入收割季。5月21日(rì),在邓州市构林镇,4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(hōngmíngshēng),小麦被快速收割、脱粒。 2021年5月(yuè)1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(kǎochá)调研期间,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。看到丰收在望,他指出(zhǐchū),夏粮丰收了,全年经济就托底(tuōdǐ)了。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。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,从培育(péiyù)好种子做起,加强良种技术攻关,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。 4年多来,南阳以“粮”为笔,以“智”为墨,绘就了一幅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(liángyújì)、藏富于农的新时代画卷。走进邓州市国家(guójiā)杂交小麦(xiǎomài)项目(xiàngmù)产业化基地,满眼生机(shēngjī)。这里是智慧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的重要场所,50多名(duōmíng)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会聚于此,承担起国家杂交小麦育种联合攻关、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等(děng)项目,通过不断育种和推广,大幅提升了小麦亩产,扩大了小麦适种面积,稳定并提升了全国小麦产量。 “我们要把(bǎ)邓州打造成国际一流杂交(zájiāo)小麦产业化基地、交流中心(zhōngxīn)、研发中心。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孙辉介绍,未来将构建“源头创新在北京、组装生产在邓州、推广辐射在全球”的杂交小麦商业化(shāngyèhuà)育种体系,把种质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(shǒuzhōng),为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。 5月19日至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(shí)指出,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,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(quánmiàn)振兴,促进(cùjìn)城乡共同富裕。 作为“中州(zhōngzhōu)粮仓”,南阳以实际行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生产底线,划定永久(yǒngjiǔ)基本农田1309万亩,面积全省第一。同时,南阳全面加强高标准(gāobiāozhǔn)农田建设,2024年,新建(xīnjiàn)高标准农田32.4万亩,全市粮食总产量133.6亿斤。 “种子是农业的‘芯片’。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建设农业强市,南阳(nányáng)市启动实施了现代种业振兴行动,重点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、创新攻关、企业扶优、基地提升、市场净化‘五大行动’,全力打造现代种业强市。目前南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(fùgàilǜ)达到100%,有效(yǒuxiào)保障了粮食(liángshí)稳产增产和主要农产品稳定供应。”南阳市农业农村局(jú)党组成员、总农艺师(nóngyìshī)王林胜说。 让南阳耕地种上更多的“南阳种”,让“中国碗”盛上更多的“南阳粮”。南阳牢记嘱托,全力以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(liángshíānquán)、发展农村产业、助力乡村振兴(zhènxīng)中作出(zuòchū)更大的贡献! □本报(běnbào)记者 卢松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王丽君 5月21日清晨,一对儿“90后”夫妻扶银廷和黄新颖推开(tuīkāi)“话桑麻”饮品店的门,开始准备(zhǔnbèi)当天的原材料。店内,仿古桌椅、毛笔字(máobǐzì)画等一应俱全,散发着浓郁的国风韵味。 “我们的店是今年‘五一’期间开始试运营的,生意还不错。”扶银廷(fúyíntíng)言语间透着自信。他还有另外几重身份:“文创工坊”店主、“乡遇小院”主理人和“不秋草”民宿老板。这位(zhèwèi)曾参与(yǔ)田铺大塆(wān)运营的“城里人”,在2023年做出一个重要决定:放弃县城生活,与妻子一起回古村(huígǔcūn)二次创业。“等(děng)再攒点钱,我们想把事业发展得更大一些。”扶银廷心里藏着更大的梦想。 2019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(zǒngshūjì)在信阳新县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强调,依托丰富的红色(hóngsè)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(lǚyóu),搞活了农村经济,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。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,要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,把传统村落(cūnluò)改造好、保护好。 近年来,新县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,依托丰富的(de)“红、绿、古”资源,打造“九镇十八湾,全域游新县”旅游品牌。借此东风,依山傍水、风光秀丽(fēngguāngxiùlì)的田铺大塆,成(chéng)了乡村旅游的热门“打卡地”。 沿着塆内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,来到村民许秀青开办的“春临农家(nóngjiā)”时,院内正晾晒着新鲜的竹笋,厨房(chúfáng)里已飘出诱人的饭菜香。 2014年,许秀青成为村里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开起了田铺大塆的第一家农家乐。十多年来,她不仅(bùjǐn)还清了外债,年收入也从当年的3000多元增加(zēngjiā)到现在的30多万元,乡村旅游(lǚyóu)给她带来的是真真切切(zhēnzhēnqièqiè)的实惠。 在田铺(tiánpù)大塆(wān),既有许秀青等“探路者”,又有扶银廷、黄新颖等“新乡民”,而田铺大塆村民对家乡的改造仍在继续,每隔一段时间,村里就如雨后春笋般“生发”出新的特色(tèsè)小店和民宿。如今,田铺大塆已有民宿和农家乐40余家(yújiā)。 “以前的‘空心村’变成了如今的‘网红村’,村民生活越来越好。”田铺(tiánpù)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启俊介绍(jièshào),2024年田铺大塆人均可(kě)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。 5月19日至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(zài)洛阳、郑州考察调研时强调,文旅(wénlǚ)融合前景广阔,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、民生(mínshēng)产业、幸福产业。 “总书记的话为我们(wǒmen)指明了方向,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了。下一步,我们将打造‘全域(quányù)旅游全景田铺’,发挥游客集散中心的支点作用,将许世友将军故里、田铺大塆景区、省级森林公园(sēnlíngōngyuán)黄毛尖串点成线、织线成面,充分发挥‘红、绿、古’资源优势,为乡村(xiāngcūn)振兴赋能添力。”田铺乡党委书记李文林(wénlín)表示。 “铁杆(tiěgǎn)庄稼”长出金产业 □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 卢松 刘宏冰 5月21日,记者驱车行驶在光山县槐店乡的盘山公路上,两侧的油茶林碧浪(línbìlàng)翻涌,油茶树上结满果实。山丘屋顶(wūdǐng)“路子(lùzi)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”的红色大字,在满山葱绿中分外醒目。 “十多年(shíduōnián)前,这里还是(háishì)草比人高的(de)荒坡。”槐店乡晏岗村党总支书记晏乃君(yànnǎijūn)指着起伏的山丘感慨。如今,3万多亩油茶林覆盖了荒山,林中铺了柏油的“彩虹路”串联起各个村庄,几座游客驿站点缀其中,司马光油茶园也变成了司马光油茶公园。 晏乃君回忆,2009年,返乡(fǎnxiāng)创业的(de)陈世法流转荒山种油茶时,许多(xǔduō)村民犹豫不决:“油茶三年才挂果,五年才能收,谁等得起?”党的十八大(dà)召开后,转机出现。在政府(zhèngfǔ)推动下,陈世法通过自己创建的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联兴油茶”),以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流转了上万亩荒山种油茶,让村民们过上了拿租金、挣工资、能分红的好日子(hǎorìzi)。 正埋头在油(yóu)茶林中清除杂灌(záguàn)的(de)村民郑建友(zhèngjiànyǒu),是最早一批来此务工的人。“在油茶园打零工,一年少则七八千元,多则两三万元。”最让郑建友感到欣喜的是,2019年9月17日上午,在园中劳作的他和几位村民,见到了来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。 “要坚持走(zǒu)绿色发展的路子,推广新技术,发展深加工,把(bǎ)油茶业做优做大,努力实现经济发展、农民增收、生态良好。”殷殷嘱托,言犹在耳(yányóuzàiěr)。 走进联兴(liánxīng)油茶(yóuchá)智慧产业园,流水线(liúshuǐxiàn)上生产的一瓶(píng)瓶山茶油正在装箱,准备发往山外大中城市的商超。2019年年底,联兴油茶年加工3万吨油茶籽的冷榨冷提生产线建成,此后,山茶油系列日化用品、山茶甘油二酯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接连研发上市,产品还通过(tōngguò)了“绿色食品”“有机农产品”认证。 “山茶(shānchá)甘油二酯油一(yóuyī)亮相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,就大受追捧。”陈世法自豪地说。 产业链条的延伸让油茶(yóuchá)价值倍增。在联兴油茶产品展示体验馆内,游客们争相选购。导游小张说(shuō),去年冬天(dōngtiān)油茶花开时,单日游客近万人,许多人专程来看油茶树“花果同枝”的景观。 登高望远,目之所及皆是(shì)苍翠。据统计,光山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(yǐdá)32.37万亩(wànmǔ),昔日的“穷山沟”变身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实践创新基地。 “铁杆庄稼”长出金产业。目前,信阳市已(yǐ)种植油茶162.74万亩(wànmǔ),建成(jiànchéng)省级油茶产业示范园区4个、万亩三产融合产业化示范园15个、千亩油茶种植示范基地97个,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7家,油茶产业年(nián)(nián)综合产值48.62亿元,比2019年增长345.24%。 “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,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,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(zhènxīng),促进城乡共同富裕。”信阳市油茶(yóuchá)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犁高兴(gāoxìng)地说,“殷殷嘱托,细学深悟,老区振兴之路,就在脚下这连绵的(de)青山(qīngshān)里。” □本报记者 孟(mèng)向东 司马连竹 “端午节后的(de)野生艾草药效最好,用好艾草才能保证艾制品的好品质。”5月(yuè)21日,南阳药益宝(yàoyìbǎo)艾草制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药益宝公司”)负责人查洪付和技术人员一道,谋划迎接即将到来的艾草收购(shōugòu)旺季。 在药益宝公司去年投用的科研大楼里,“艾产业(chǎnyè)信息发布(fābù)大厅+智能交易展厅(zhǎntīng)”正在加紧建设。这个展厅发布的数据来自“艾草全产业数字化中枢”,该平台通过数字化采集和(hé)动态分析,实现从原料溯源到终端零售的产业链数据互通。 “我们和专业市场分析(fēnxī)机构共建数字化平台(píngtái),把原料产地的购销信息和企业产能、订单量(liàng)等数据实时共享,让农户、客户和企业都做到心中有数。”谈起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初衷,查洪付说。 药益宝公司成立于2011年,是当地最早从事(cóngshì)艾草加工的企业之一,初期仅有6种(zhǒng)产品,员工不足20人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药益宝公司所在(suǒzài)的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街道如今汇聚了数百家(shùbǎijiā)艾草制品企业,其中,围绕“药益宝”品牌已经形成了艾草全产业链,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,带动(dàidòng)周边3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。 2021年5月(yuè)12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考察,了解当地依托(yītuō)艾草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产业、带动群众就业(jiùyè)等情况。 4年多来(duōlái),药益宝公司发生了许多变化,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年销售收入实现了翻番(fānfān)。在“南阳艾”通过(tōngguò)国家道地药材认证(rènzhèng)后,药益宝公司生产的艾条、艾绒等产品获批药品生产许可证,成为当地首批获准使用“药字号”的艾草企业。 “现在我们不仅(bùjǐn)是生产商,还围绕品牌建立了电商(diànshāng)、科创和研学、体验(tǐyàn)等板块。”查洪付说,几年来,公司坚持自建原料收购、仓储体系,把好源头关。 伏牛艾、太行艾、蕲春艾……药益宝(yàoyìbǎo)公司生产车间里有一处“全国艾草展示区(zhǎnshìqū)”,艾草按照不同产地分门别类展示,标注(biāozhù)着(zhe)品种、有效成分和用途等。这是药益宝公司与南阳理工学院等高校长期合作、开展艾草种源研究的成果。 查洪付说,当初花费精力(jīnglì)建立的艾草种源数据库,如今已经(yǐjīng)转化为“数据地基”,为搭建数字化平台打好了基础。 今年5月12日(rì),药益宝公司与湖北元小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,双方将围绕“药益宝”品牌开展智能化产品研发(yánfā)、生产工艺创新和(hé)销售合作,在艾叶生产、存储、艾健康智能化应用及市场开拓(kāituò)等方面布局全产业链。 “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(kǎochá)调研时指出,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,以(yǐ)城乡(chéngxiāng)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城乡共同富裕。这再一次(yīcì)为我们推动艾草产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指明了方向。”卧龙区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晓方表示,药益宝公司等(děng)企业开展的创新正是当地艾草产业转型实践(shíjiàn)的缩影,卧龙区将以药益宝公司为龙头,集聚更多创新资源,打造艾草产业新技术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。
淅川县:小果桑种出好“钱”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